将厂房的整体、结构或区段系统划分为一个或多个评定单元进行综合评定。
检测项目:厂房承重,荷载(承载力)检测,房屋承重鉴定。
适用范围:需要进行厂房承重检测、厂房第三方竣工验收的。
检测内容:
1、针对承重结构系统、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围护结构系统三个组合项目进行厂房承重检测。
2、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规定,采用钻芯法检测梁、柱的混凝土强度。
3、按照《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的规定,采用磁感仪检测梁、板及柱的钢筋配置情况。
4、根据《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tj08-79-2008)的规定,检查裂缝的宽度、裂缝位置及裂缝的分布情况。
5、检测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几何尺寸及楼板的厚度,对平面布置、轴线尺寸及层高进行检测;
6、检查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7、其他需要检测的项目。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是采用各种检测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耐久性检测,并对其安全性、性鉴定,得出其鉴定等级和是否需要加固的结论。
1.1 *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关于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抗震鉴定的规定:
第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第二十条 已经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
1.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检测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
第三十一条 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1.3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中关于检测鉴定的内容
第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

关于荷载裂缝,判明结构性裂缝的受力性质:
结构性裂缝,根据破坏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脆性破坏,另一种是塑性破坏。脆性破坏的特点是事先没有明
显的预兆而突然发生,一旦出现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很大,危险性也相当大,应予以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必须立即采取加固或其他安全补救措施。例如中心受压构件裂缝、小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压区裂缝、受弯构件的受压区裂缝、斜截面裂缝、冲切面裂缝,以及后张预应力构件端部承压部位裂缝等。塑性破坏特点是事先有明显的变形和裂缝预兆,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危险性相对小,此种裂缝是否影响结构的安全,应根据裂缝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发展情况而定。如果裂缝已趋于稳定,且裂缝未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则属于允许出现的裂缝,可不必加固。属于这类破坏的受力构件的裂缝有:受拉构件正载面裂缝,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正载面受拉区裂缝等。
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振动严重等部位,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施工错误、承载能力不足等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担极限状态的承载力, 结构设计师需根据地基情况、静、动荷载、环境因素、结构耐久性等情况控制荷载裂缝。对结构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有两种情形:种情形是设计规范规定很灵活,没有验算裂缝的明确规定,任由设计人员自由处理。第二种情形则是设计规范有明确规定,对于荷载裂缝有计算公式,并有严格的允许宽度限制,如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设计师对结构裂缝控制考虑不周,是结构荷载裂缝发生过多的主要原因。

-/gbachfc/-
http://www.wqrety.com